神聖的探問:經典宗教學家引論 好書推薦

















神聖的探問:經典宗教學家引論人氣蠻不錯的,是本不錯的宗教命理﹐剛出版的時候我就已經在看了

好書神聖的探問:經典宗教學家引論

  • 繪者:王魯
  • 出版社:橄欖

    新功能介紹

  • 出版日期:2013/09/26
  • 語言:繁體中文


看完有一種說不出的感動,內容的每一個細節卻都切合我心意,真的不錯,內容精彩!

宗教命理神聖的探問:經典宗教學家引論全書的內容大意

最新與最多的宗教命理,博客來每日都有特價商品推薦是網路書店購書最佳選擇!

博客來網路書局,博客來書店,博客來網路書店歡迎您,博客來,博客來網路書店,

商品訊息功能:

這本書包含六位早期(十九~二十世紀初)宗教學家的宗教理論,是國內外大學教授與研究「宗教學」的重要參考書。六位宗教學家包括開創宗教的學術研究的麥克斯?繆勒、以戰慄和迷人的「神聖感」來定義宗教的本質的奥托、對宗教的森羅萬象作出主客體的結構與類型學分析的范德雷、用「神聖」和「世俗」的辯證和對比來追溯人類原始的宗教情懷的依利亞德、一生以呼籲宗教的對話為職志的潘尼卡,以及在那慘無人道的紐約地獄廚房中推行社會福音的繞申布士。在宗教研究的圈子裡,麥克斯.繆勒(Friedrich Max Müller, 1823–1900)常被人稱為宗教學之父。繆勒不僅是第一代的宗教研究學者,他對宗教學術研究的呼籲更是不遺餘力,而在神話學和宗教學上,也曾經作出劃時代的貢獻,雖然時至今天,他的很多理論都已備受質疑了。本書第一章以介紹繆勒的宗教思想為主,末後加上當代的評論。

魯道夫?奧托(Rudolf Otto, 1869–1937)是宗教現象學的啟蒙人物,他的名著《論「神聖」》的寫作,卻不是要停頓在對神聖的描述上,或是只為說明人類普遍的宗教經驗及其結構。反之,卻是要透過對這些神聖經驗的描述,說明基督徒的唯一聖者基督。《神國與人子》在《論「神聖」》出版十七年後面世,本書第二章即是以奥托這部著作為研究目標。我們想問:奥托是如何從《論「神聖」》一書中獲得詮釋的靈感的?而他又如何解讀基督這一位《論「神聖」》所指向的「聖子」?書中所用的方法是否與一般自由派神學家常用的歷史批判法相吻合?為了找出答案,我們將從奥托的生平成就說起,再進一步介紹他《神國與人子》一書,並進入該書神國及基督耶穌的論述場域,最後並將一窺其基督論底蘊。

第三章從范德雷(Gerardus van der Leeuw, 1890–1950)的《宗教的本質和顯現》一窺其宗教現象學的梗概。號稱以「純客觀性」(pure objectivity)為其宗教研究的唯一目標的范德雷,如何兼顧其基督宗教信仰?作為一位荷蘭改革宗教會的牧師,有沒有如同一般人所認為的,把他的基督徒身分「放入括弧」,好成就一個完全沒有任何立場的中立者與旁觀者,俾從事宗教類型的建構?問題顯然是,類型建構過程中的主觀性如何與其客觀性取得協調?最後,范德雷類型學的現象學難道不也是另一種化約:把現象化約為類型?如是一來,全然非化約論的宗教學到底只是一種理想,還是一種有可能成就的實際?

羅馬尼亞宗教學者依利亞德(Mircea Eliade, 1907–86)有一套很獨特的宗教儀式理論。他認為,古人生活中,幾乎所有行為都是儀式性的,都是重複「在那時」(in illo tempore)的典範行動,因而古人是宗教性的,是宇宙的一部分。雖然很多現代科技人以為自己沒有任何宗教信仰,殊不知他們的很多行為表現仍然是儀式性的。換言之,他們在內心深處依然渴望「整體」與「救贖」,他們在潛意識裡也和宗教人一樣,尋求儀式的救贖,藉著儀式,他們希望自己與神聖發生內在的關聯,好能抵抗日常生活中那孤絕的、分裂的、破碎的命運及其黑暗的夢靨,並進一步成就生命的更新。第四章即是探討依利亞德的宗教及儀式理論,最後並嘗試從基督宗教西方傳統的聖事神學來詢問依氏儀式理論與它的相符性。

以提倡宗教對話而名聞遐邇的雷蒙?潘尼卡(Raimon Panikkar, 1918–2010),有兩個主要概念,一是多元論,二是「對話的對話」。二者表裡相依:一方面,事物本身即是多元的,它不能還原為一個單一體系;而另一方面,這個多元的實體世界,卻對它的參與者提出一個極端得近乎不合情理的要求:不是互不相干,而是相與對話。對話,是事物本身的深層需要,除此之外,它不能有別的意圖(如皈化、支配他人等)。本書第五章即在探討潘尼卡的多元論與對話論之間的關係,經由潘氏的多元論看出其對宗教對話的看法。

二十世紀初期,出現了兩個以關懷社會正義、批判經濟剝削、以解放貧窮人和受壓迫者的苦難為前提、強調教會的社會責任的基督徒神學思潮。其中之一是「解放神學」,醞釀自拉丁美洲受苦難的群眾處境;另一個「社會福音」,則是針對美國這個新興國家中的貧富懸殊、社會冷漠、與制度性剝削下的苦難問題而產生。第六章的目的,在於探究饒申布士(Walter Rauschenbusch, 1861–1918)這一位與「(古典的)美國社會福音」的名字幾乎同起同落的先鋒勇士,先從他的生平處境講起,再看他社會福音的主要內容,社會福音的發展、困難、與沒落,最後再來看看當代的基督徒該如何看待自己的社會責任!

?







博客來博客來網路書店
競賽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



經濟學是什麼



台灣公營事業民營化:經濟迷思的批判



繁榮的祕密─全球化浪潮的黃金律



經濟學-原理與應用





  • 繪者:王魯
  • 出版社:橄欖

    新功能介紹

  • 出版日期:2013/09/26
  • 語言:繁體中文


神聖的探問:經典宗教學家引論









管理學精要



辦公室超人讓自己成為辦公室裡不可或缺的人物



專案管理實務入門:新PMBOK增補改訂版



管理學:理論與應用(三版)



IBM,MBA與吃角子老虎:找對的人,做對的事



杜拉克的最後一堂課 - 現代管理學之父給全球經理人的箴言





內容來自YAHOO新聞

國黨立法行政研討會 現場氣氛凝重

國民黨今天(14日)舉行立法行政研討會,儘管黨高層頻頻信心喊話,但對於目前的選情,黨內立委都感到憂心忡忡,立委林郁方更直接嗆說,高層其實都很不團結,自尊都很大,互有心結,國民黨現在搞成這樣,上面沒有一個人逃得了。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洪秀柱:「柯文哲愛怎麼講就怎麼講,他講講我們隨便聽聽就好。」

對於台北市長柯文哲說過,除非彗星撞地球,否則2016年一定會政黨輪替,這席話,可讓國民黨總統參選人洪秀柱很不服氣,還特別參加了國民黨的立法行政研討會,想跟黨內同志互相打氣,只不過,這次會議跟以往相比,氣氛很不一樣。

國民黨立委王進士:「不要人家他們說,濁水溪以南全部要綠化,你們一吭都沒有就是綠化,綠化就算了嗎。」

國民黨立委孔文吉:「我希望今天講話不是最後一次,希望還有下一次機會。」

國民黨立委呂學樟:「最近氛圍我看民進黨,就是「三隻小豬死要錢」,但「賴清德那三隻蚊子就是要命」,我覺得態度影響我們非常大,本來是他(賴清德)的錯,到最後現在卻賴到我們中央來了,很奇怪。」

現場瀰漫失敗氛圍,其實,不只立委沒信心,外傳某位黨內副主席認為,國民黨這樣搞,根本就是坐以待斃,就連立委林郁方也看不下去,炮火對準黨高層。

國民黨立委林郁方:「現在要選舉了,你們高層還零零落落,這場仗如果打輸了,國民黨可能20年、30年,都沒有辦法回來執政,我們這些小立委常常是你們,上面不團結的受害者,我覺得(支持者)會去追究你們高層,你們怎麼會把一個黨,搞成現在這個樣子,你們每個都很能幹長得也很瀟灑,你們為什麼會把這個黨,搞成這個樣子,你們坐在上面的人,沒有一個人可以逃避這樣被批判,坐在越中間被批判的力量會越強。」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非常多的立委先進都跟我表達了,我們黨需要團結,要團結要真心團結,表面式的團結沒有用,真心團結捐棄己見,大家都能夠有黨無我。」

面對立委砲聲隆隆,朱立倫表情凝重,畢竟,高層間彼此間的心結,也不是一時半刻化解得了,看得出來,王金平跟洪秀柱互動還算熱絡,但王金平跟馬總統,除了進場時的短暫寒暄握手,會議結束後,馬王兩個人一左一右,沒有太大交集,又給了外界做文章的空間。(民視新聞王姵雯、吳俊德、許猛捷台北報導)



新聞來源https://tw.news.yahoo.com/國黨立法行政研討會-現場氣氛凝重-121530448.html

















神聖的探問:經典宗教學家引論



博客來,博客來網路書店,博客來網路書局,博客來書店,博客來網路書店歡迎您
ACD00D5D9D251FEE
arrow
arrow

    hwao6yi19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